文章目錄小暑怎樣養生最好1、小暑養生要靜氣養心 小暑時節,天氣炎熱,人們容易煩躁不安,愛犯困,少精神。所以,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,在養生健康方面,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,養護好心臟。心為五臟六腑之首,有“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”之說,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。中醫認為,平心靜氣,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,使心情舒暢、氣血和緩;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,也符合“春夏養陽”的原則。所以,夏季養生以“心靜”為宜,心靜自然涼。 2、小暑養生要清淡飲食 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少食辛辣油膩之品。如綠豆百合粥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水消腫、消暑止渴、清心安神的功效。南瓜綠豆湯同樣具有清暑解毒、益氣生津的功效。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、絲瓜、南瓜、黃瓜等,水果則以西瓜為好,尤其是西瓜翠衣,即西瓜皮,可涼拌食用,解暑效果更好。 3、小暑養生起居宜午休 因為天氣炎熱、夏日晝長夜短、大部分人會晚睡早起,所以在起居方面,人們中午時候可以適當休息,幫助自身恢復身體疲勞。不過也要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(避開太陽直射),以順應陽氣的充盛,利于氣血的運行,振奮精神。 專家稱,為了避免中暑,小暑時節人們應注意防曬、經常洗澡、勤換衣物,這樣可以使皮膚疏松、“陽熱”易于發泄。需要注意的是,人們在出汗以后不要立即洗澡,正所謂“汗出不見濕”,若“汗出見濕,乃生痤瘡”。 4、小暑養生要少動多靜 炎炎夏季,驕陽普照,地熱蒸騰,正是人體陽氣活動旺盛之時,養生也宜側重于養陽才能順應季節變化。此時,人們要注意勞逸結合,保護人體的陽氣。最好堅持“少動多靜”的原則,到大自然中去,步山徑、撫松竹,還可以在環境清幽的室內讀書習字、品茶吟詩、觀景納涼,運動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。 小暑養生喝什么湯好1、苦瓜排骨湯 苦瓜500克,排骨400克,酒一大匙,鹽一茶匙,蔥段,姜片,紹酒,鹽適量。首先把排骨剁成塊,汆水;苦瓜切成普通塊;陳皮洗凈;姜切片。然后涼水,放入姜片、陳皮、排骨2大火燒開,轉小火燉30分鐘。最后放入苦瓜燉20分鐘,放入其他作料即可。 2、山藥鱔魚湯 鱔魚1只,淮山藥300克,香菇3個。白砂糖、胡椒粉、料酒、植物油、香菜段、蔥段、姜片、鹽、味精、各適量。首先把鱔魚切段,切一字花刀,焯透淮山藥去皮,切滾刀塊,焯水備用。然后炒鍋放植物油燒熱,放淮山藥炸至微黃撈出待用。最后鍋留底油燒熱,下姜片、蔥段爆香,放鱔魚、香菇、料酒、開水、淮山藥燒開,除去鱔魚本身的腥味,用小火燉5分鐘,加適量的鹽、胡椒粉、白砂糖、味精、香菜段炒勻即可。 小暑養生喝什么粥好1、綠豆薏米粥 食材:綠豆100g、薏米100g、帶芯蓮子一小把 做法:薏米、蓮子泡2~3小時,加水煮開,小火悶至蓮子軟爛。加入綠豆,大火煮5~10十分鐘,煮到綠豆稍微破殼就好。湯放涼,當水喝,可根據口味加冰糖調味。剩余食材可以加白米煮粥吃。 功效:消暑益氣、利尿消腫、清心除煩、健脾滲濕。 適合人群:陰虛、濕熱、特稟體質。心煩口渴、尿少尿黃、腹脹胸悶、風疹紅熱瘙癢、紅熱膿包大痘痘。 2、大麥粥 食材:大麥粒。 做法:大麥100g洗凈,加水煮粥。至湯汁粘稠,麥香四溢就可以了。 功效:《長沙藥解》:大麥粥利水泄濕,生津滑燥,化谷消脹,下氣寬胸,消中有補者也。常食此粥有健脾消食、實五臟、厚腸胃、強身壯體、令發不白的功效。 適合人群:痰濕、濕熱、陰虛、氣郁、氣虛、血瘀體質。腹脹消化不良、胸悶氣短、口渴煩熱。 |